|
|
自考: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
|
快乐心理网 2013-1-5 15:27:35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原创 |
1. 生理心理学的概念? P1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 脑机能定位理论的两个中枢?P2 “布罗卡”区即“言语运动中枢”;“维尔尼克”区即“语言感觉区” 3. 神经元的结构组成?P10 神经元由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4. 突触的结构组成?P11 突触由突出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 5. 突触的传播特点?P12 ①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是双向的,而突触的床底只能从突触前膜想突触后膜传递,这种单向传递功能保证了神经系统有序的进行活动。 ② 突触延搁。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时,传递的速度较缓慢。 ③ 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效应。突触后膜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一定时间内相继出现的突触后电位加以总和,只要到达单位发放的阈值,就会导致这个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④ 抑制作用。 ⑤ 对药物敏感性,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对神经递质有很高的选择性,因此使用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可能阻止或增强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从而改善或提高脑的信息处理能力。 6. 大脑的4大组成部分?P16 大脑有颞叶、枕叶、额叶、顶叶4部分组成。 7. 脑干的结构?P16 脑干由中脑、桥脑、延脑3部分组成。 8. 什么叫外抑制?P19 当机体在进行某种活动时,周围出现异常可怕的声音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怔一下,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这种现象叫作外抑制。简而言之,现实活动以外的新异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就是外抑制。 9. 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 从一个神经元“全或无”的单位发放导线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总和后再出现的发放的过程,即“全或无”的变化和“级量反应”不断交替的过程。 10.神经递质的总类? 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的中介化学物质,统统称之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大都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简单分子,包括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多肽类等三十多种物质,根据其生理功能可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11.视觉信息的产生?P29 眼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外部世界的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两种生理机制,即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和光感受机制。 12.瞳孔反射的概念?P31 也称光反射。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就是瞳孔反射。 13.视网膜信息传递过程当中的5中细胞?P34 从外向内一次为视感受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14.感受野的概念?P37 能够影响每一个神经元单位发放的视网膜区域,即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15.中耳的结构?P42 中耳由鼓膜和鼓室构成,鼓室内有锤骨、砧骨和镫骨等3块听骨。 16.痛觉的特点?P55 首先,痛觉不仅包括感觉成分,它还包括情感成分、植物性成分和运动成分。疼痛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感知活动。 其次,疼痛感的适应性较差,在痛觉刺激持久作用的过程当中,痛觉感受阈值并不增高;相反,多次重复应用痛刺激反而出现敏感化现象,这些特点是其他感觉所不具备的。 最后,疼痛感的性质是多样的,可按出现的部位、特点和方式将痛觉分成很多类别。 17.联想式学习的种类?P84 联想式学习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兴奋之间形成连结而实现的学习过程。根据外部条件和实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将联想式学习再分为3种类型:尝试与错误学习(桑戴克)、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 18.颞下回参与学习的功能?P92 颞下回又可分为2部分:远离枕叶的部分与三维物体的认知和学习有关、与枕叶距离较近的部分与二维图形鉴别学习有关。(米什金,延缓的物体不匹配训练) 19.海马的形态和功能特点?P103 海马与其附近的齿状回是古皮层,仅有3层细胞结构,即分子层、椎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海马与其附近的齿状回、下脚、胼胝上回和束状回形成一个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合称海马结构。 海马不仅与学习记忆有关,还参与注意、感知觉信息处理、情绪和运动等多种生理心理过程的脑调节机制,并且还发现海马附近的内嗅区皮层、围嗅区皮层和旁海马回皮层在记忆形成中也十分重要。 海马结构通过穹窿、海马伞和穿通回路与隔区、内嗅区和下丘脑的乳头体发生直接的纤维联系。 20.解释帕帕兹环路、三突触回路、LTP? P104 帕帕兹环路:海马 穹窿 乳头体 乳头丘脑束 丘脑前核 扣带回 海马。这条环路是20世纪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主要回路。 三突触回路: 始于内嗅区皮层,这里神经元轴突形成穿通回路,止于齿状回颗粒细胞树突,形成第一个突触联系。齿状回颗粒细胞的轴突形成苔状纤维与海马CA3区的椎体细胞的树突形成第二个突触联系。CA3区椎体细胞轴突发出侧支与CA1区的椎体细胞发生第三个突触联系,再有CA1区椎体细胞发出向内侧嗅区的联系。 *这种三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LTP现象(长时程增强效应):即电刺激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细胞外的诱发反应。 21.什么是科萨科夫氏记忆障碍?P112 1887年,俄国精神病学家科萨科夫将长期酗酒造成的记忆障碍特点归于:遗忘加虚构。由于他们既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又丧失了对某些往事的记忆,而且对自己记忆力的这种严重变化又缺乏自知之明,面对别人的提问时,竟不自觉地编造谎言以虚构内容填补记忆空白。 顺时性遗忘,即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的记忆; 逆时性遗忘,即对病前近期发生的事情选择性遗忘,对早年的事情依然保持良好的记忆。 22.感觉性失语症的类别、症状以及损害的脑区?P117 感觉性失语症可分为:听觉性失语症、视觉性失语症、传导性失语症、皮层间失语症、命名性失语症、完全型失语症。 听觉性失语症,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语言,但是病人主动性语言产出功能正常,维尔尼克区受损。 视觉性失语症,看不到书面语言,是顶叶皮层的顶小叶和角回受损。 传导性失语症,既听得懂又能辨别事物名称,但是不能重复别人的话,也不能按照别人的命令做出反应。布罗卡区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受损所致。 皮层间失语症,与传导性失语症正好相反。其可以复述但是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也不能自发的用正确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许多次级感受皮层受损所致。 命名性失语症,可以正常理解并产出有意义的言语,但是往往不能正确叫出物体的名称,只能用语言描述该物体的属性和功能。 颞叶皮层受损 完全型失语症,既有语言障碍,又有语言运动障碍,还有传导性失语症的症状,是大面积皮层受损所致。 23.阳性精神分裂症及其脑机制?(三种理论) ① 多巴胺递质亢进说:即其认为脑内多巴胺类神经递质功能的增强和阳性精神分裂症的出现、加重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 多巴胺受体亢进说:由于在意外死亡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当中,其脑内的多巴胺受体的含量高于正常人的两倍之多,因此1假说被2假说取代。 ③ 精神分裂症多源病理学说:现在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具有多位点,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种递质及其受体功能失调的多源病理基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