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怕鬼心理的深层分析:因为看到了内心的恐惧 |
|
快乐心理网 2013-1-4 21:33:24
作者:不详 来源:本站整理 |
鬼之所以恐怖,是因为他像人。 一个没有人形,也没有人性的鬼,只会让你感到好奇,而不是恐惧。 把恐怖片的鬼遇到人的镜头,定格下来,慢慢地看,不用注意那个鬼的丑陋或怪异,而注意他的表情是什么。是微笑吗?是平静吗?是高兴吗?是忧郁吗?是愤怒吗?是悲哀吗?不是。是恐惧,极度恐惧的表情。嘴巴张开,双目瞪大,所有肌肉向双眉中间聚拢。 这个表情和鬼对面的人差不多。人见鬼时魂飞魄散,鬼见到人时也吓出一身冷汗。人们之所以看恐怖片会惊恐万分,是因为他看到了一张惊恐的面孔,换句话说,他是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恐惧,人类共有的恐惧。 这有神经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的依据。 在人类的大脑存在着一种神经元,叫做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能够保证,人在遇到另外一个人的时候,能够很快无意识模仿对方的表情、肢体动作,从而在自己内心体验到对方的感情。 和一个抑郁的人待上一会,不用说话,你也会抑郁起来,因为你的镜像神经元捕捉到了对方抑郁的信息。 镜像神经元在人类进化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只类人猿看到剑齿虎冲过来捕杀同伴,它只要气喘吁吁地跑到同伴面前,那惊恐的表情会迅速通过镜像神经元传播到整个群体。危险来了,四散而逃。 要是它慢吞吞地,等到惊魂稍定,气息调匀才说,“同伴们,一只大虎正以80迈的速度向我方逼近,大家注意了” 这样类人猿的基因是不可能流传到今天的。《午夜凶铃》里面那个小女鬼其实也很害怕。就像被她吓死的人一样害怕。 她怕什么?怕人们怕她,怕人们嫌弃她是个恶魔附体的孩子,怕人们要杀死她而后快;特别是怕自己的母亲怕她,怕母亲要杀死她,怕母亲无法容忍她暴戾的脾气和丑陋的外表。她一次次匍匐爬向母亲,她在恳求母亲的拥抱,她喃喃地呼唤,“妈妈,妈妈!”结果却是她遇到的人,要么被她吓死,要么痛恨、讨厌她,恨不得把她杀死。 其遭遇颇像德普饰演的那个孤独而抑郁的剪刀手爱德华。这个小女鬼更害怕孤独,更怕自己永久存在于湿漉漉的古井深处,所以她总要纠缠别人。 一次次遭到人群的抛弃和拒绝,所以她开始愤怒,开始嫉妒那个能够充分享受母爱的小男孩。她想要变成他。 如果有个勇敢的人类,能够抱起她,轻轻哼唱摇篮曲,也许,午夜凶铃将不再响起。 据说,佛陀就是这样的人类的一员。 相传,佛陀的弟子们到森林中修行。但是受到各种神鬼的侵扰。让他们心怀颠倒恐惧,无法修行。他们找到佛陀求助。佛陀教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一开始是对修行者自己发送慈悲心,念诵,“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然后,依次祝愿自己的父母亲、导师、亲戚朋友、一切众生、一切鬼神,祝愿他们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保持快乐。 无论是天道的天神,还是地狱中的厉鬼;无论是水中的蜻蜓,还是寺庙中的蚊虫;统统享受比丘们发送的慈悲之光的照耀。从此,那些比丘们再也没有受到鬼神的骚扰。 这个方法记录在《慈经》之中。 不知道雾霭重重的恐怖森林中,是否会有个人对小女鬼念诵,“愿你无敌意,无危险;愿你走出封闭潮湿的古井,愿你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人们不再仇恨、嫌弃你,愿你保持快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