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心理网
网站首页 | 免费咨询 topxian1 培训课程 | 咨询机构 topxian1 放松心情 | 情绪宣泄 topxian1 心理资讯 | 心理健康 topxian1 职场心理 | 学校心理 topxian1 心理考试 | 心理考研
预约咨询 | 有问必答 心理求职 | 心理招聘 心理测试 | 梦的解析 亲子教育 | 两性健康 心理奇谈 | 网址大全 心理考证 | 心理文库
快乐心理网
 心理咨询方式
线上私密咨询
腾讯会议心理咨询
钉钉会议心理咨询
线下心理咨询
面对面心理咨询
情境心理咨询
 快乐心理网

 热点文章
如何看待“恋爱起步价”
让美妙音乐缓解老年人心理的痛苦
人造精子成功研发引发伦理道德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调查及案例分析
如何在教学中的运用禁果效应
 咨询指南
为什么心理咨询要收费?…
哪些情况需要心理咨询
清新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守…
清新心理工作室预约流程…
清新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询…
 专家团队
郭 峰
腰秀平
牟晓洁
顾镁
徐医生
张晓菲
韩金男
 
 
调查显示跟风成国人普遍心态 信仰缺失被指主因

快乐心理网  2010-12-8 22:00:37     作者:佚名    来源:雅虎

中国人“跟风潮”现象调查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引发了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各种“风潮”让人目不暇接。从“国学热”、“选秀热”到“张悟本现象”,一浪高过一浪。

    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人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

    跟风有可能束缚思维、抑制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从而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如果说一个广告的跟风赌的只是一个企业的商业利益,那么诸多低级的“跟风潮”此起彼伏,所赌的则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国人跟风为哪般?跟风的背后凸显哪些社会问题?跟风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如何“辨风”?诸如此类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人民论坛进行了广泛调查,并约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就“国人为何爱跟风”、“跟风的群体心理透析”、“跟风的幕后链条”等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与探讨。

    “跟风潮”频频出现,源于信息不对称、信仰缺失及从众心理等因素,这或许是新生活秩序生长与重建的一个必然阵痛环节。我们只有培养出更加合格的现代公民、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更具创新精神的中国文化,整个社会才能告别跟风,走向成熟,更自信、更富有个性,更和谐进步。

当前各种风潮扫描

国学热

    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进而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从“百家讲坛”上走出了于丹、易中天,是他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

养生热

    今夏,一股“全民养生”的热潮炙浪逼人。五花八门的养生学说和琳琅满目的养生书籍充斥市场。养生,已成为人们时下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并以一股强大的磁力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近期红遍大江南北的“食疗大师”张悟本的倒台正是当前众多养生热乱象的突出代表。  

选秀热

    近年来,媒体选秀节目从未冷却。从“超级女声”、“快乐男生”、“梦想中国”到“红楼梦选秀”等,一系列“选秀热”进入了全面开花阶段。“选秀”无疑是目前最火的娱乐节目,也是社会各界人士争相分析探讨的热门话题。

报班热

    暑期来临,日益升温的“报班热”让孩子们原本无忧无虑的假期变得紧张而忙碌。不少家长跟风给孩子报了不少特长班、兴趣班、课外辅导班等等。

相亲热

    荧屏上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大战愈演愈烈,自湖南卫视推出了婚恋交友真实秀节目《我们约会吧》后,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收视飘红,多家卫视相继播出相亲或者交友类节目,一轮“相亲热”席卷荧屏。

    除以上各类热后,还有集资热、股票基金热、买房热、文凭热等,常常是一风未止一风又起。

养生热幕后链条剖析——“风潮”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风潮是由传播者和受众共同营造出来的,所以要想整治这种传者获利,百姓受损的现象,传者和受众就必须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跟风与造风,这里的“风”专指因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突然间从默默无闻蹿至为一种潮流的社会现象。以所谓的神医、养生专家为例。一个个匆匆粉墨登场,又一个个昙花一现。但令人奇怪的是,此类人物所造成的风潮,竟能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怪圈。剖析跟风与造风的辩证关系,剖析这类怪圈生成的原因,提出防止这类怪圈产生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谁是造风的主体?

    所谓“造风”指借助传媒营造出某种潮流、某种时尚,显然传播者是造风的主体、主力军,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传媒工作者,因为他们掌握着传媒工具,操纵着话语内容的决策权和传播权。再有就是被他们大力吹捧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人,以捧红养生专家张悟本为例,这部分人包括出版社(商)的有关人员和广告商等。这一群体上下呼应、密切配合,他们打着满足广大受众求健康、觅养生需要的旗号,怀着利己的动机,合谋造风,以求共赢。如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了一个栏目叫《百科全说》。该栏目将综艺节目和养生节目相嫁接,在2010年2月的一期《张悟本谈养生》的节目中,使其一夜走红。随之,由张悟本所撰写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一跃成为各大书店的销售黑马,据说上市才4个月竟然出售达300万册!如此一来,电视台大大提高了收视率,张悟本以及出版商也都赚了个盆满钵溢。可以说,养生节目捧红了专家,专家也救了电视台,这不是合谋又是什么?

谁是跟风的主体?

    跟风属于从众行为。无疑受众是跟风的主体。现在人们对健康问题愈来愈关注,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于是普通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害怕生病,试图寻找保持健康的途径带有普遍性。但他们大多又缺少医学知识,所以很容易跟风。据报道,曾有记者随机采访,发现中老年人几乎100%收看养生类节目,超过八成的被采访者表示愿意按照电视上所介绍的方法去养生。还有不少观众经常与亲友、邻居交流养生经验,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可信度很高,会对大众传播的信息起到多级传播的效果。

“风场”是造风者和跟风者互动的产物

    “风场”即潮流。心理学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在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并非是各自独立的”,“也并非其中一个被包含在另一个之中。相反,他们相互紧密联系于一个包含其整体的个体——世界场”中。依据这个理论,我们不能孤立地分析在养生热这个潮流中,传播者和受众各自的行为表现,而应当把他们视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即场)。比如张悟本为代表的这股波及广泛的养生热的形成,既非仅靠传播者,也非单凭受众,而是造风者和追风者相互推波助澜所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合力。

    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任何公共意义的完成,都不是信息发送者(编码者)一人说了算,它更有赖于信息接受者(解码者)的理解。”也就是说,意义的产生往往取决于接受者而非传播者。因为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理解,传播者的信息就失去了意义。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编码者和解码者视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编码者和解码者是相对而言的。在事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地位会不断地转换。编码者(传播者)会转变为解码者(接受者),反之,解码者(接受者)也会转变为编码者(传播者)。联系到养生潮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追风者也可以加入到造风者的行列,而造风者也可能成为追风者的一员。

    比如,当受众对张悟本的养生经深信不疑,甚至能为2000元一次的挂号费趋之若鹜时,特别是当他们的行为被媒体曝光、放大时,无疑,这些曾经的受众便不由自主地涌进造风者的队伍之中了。而其他一些媒体、出版商、广告商及相关产品如药品、保健品、食品等企业的商家,也会从有关报道或市场的波动中敏锐地嗅出新的商机(这时他们也在不折不扣地充当着受众的角色),他们会处心积虑地采用各种方式加入到吹捧张悟本的浪潮中(这时他们又会成为传播者的同盟),并借这股风潮也分上一杯羹。

传播者和受众的社会责任

    由于风潮是由传播者和受众共同营造出来的,所以要想整治这种传者获利,百姓受损的现象,传者和受众就必须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传媒不应去迎合受众不合理的心理需求,不能仅为提高收视率而置百姓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医学工作者要善于将艰涩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百姓容易理解的话语,并通过大众传媒传播正确的养生知识,不给伪养生专家以可乘之机,不做“沉默的大多数”。有心理学家经实验表明,就一般而言,人们从众的比例为33.3%,而当有人(哪怕只有一个人)站出来表达相反的意见时,从众的比例就会下降至5%。假如有许多医务工作者能够勇敢地、及时地揭露张悟本之流的蛊惑之言,相信他们很难掀起伪科学的浪潮。

    受众应努力提高媒介素养,消除媒介崇拜心理,善于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不要以为只要上了电视的就是正确的。要有质疑精神,要形成尊重科学的理念。

     总之,只有当传播者和受众都自觉地既不造风也不跟风,歪风邪气就失去了市场。那种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怪圈才有可能转变为传者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发表评论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学校品牌网|   昊翰教育网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E_mail:xinliqq@126.com    QQ:1367709509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19号   ICP备10212330号-1   技术支持:星动力数字动漫培训基地  星动力数字动漫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