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心理网
网站首页 | 免费咨询 topxian1 培训课程 | 咨询机构 topxian1 放松心情 | 情绪宣泄 topxian1 心理资讯 | 心理健康 topxian1 职场心理 | 学校心理 topxian1 心理考试 | 心理考研
预约咨询 | 有问必答 心理求职 | 心理招聘 心理测试 | 梦的解析 亲子教育 | 两性健康 心理奇谈 | 网址大全 心理考证 | 心理文库
快乐心理网
 心理咨询方式
线上私密咨询
腾讯会议心理咨询
钉钉会议心理咨询
线下心理咨询
面对面心理咨询
情境心理咨询
 快乐心理网

 热点文章
父母也会影响到儿女的择偶标准
孩子追星的心理需求,如何对待
如何应对孩子早恋
孩子喜欢攻击别人要找原因
孩子:远离“眼馋”的窍门
 咨询指南
为什么心理咨询要收费?…
哪些情况需要心理咨询
清新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守…
清新心理工作室预约流程…
清新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询…
 专家团队
郭 峰
腰秀平
牟晓洁
顾镁
徐医生
张晓菲
韩金男
 
 
幼时“伤痕”未治愈成年复发终入狱

快乐心理网  2010-6-12 22:50:51     作者:    来源:
幼时“伤痕”未治愈成年复发终入狱
    2007年06月12日    深圳特区报

一对打工夫妻十余年省吃俭用供留在老家的儿子读书,不料后来儿子不但不感恩,还对他们拳打脚踢。儿子将不幸归于幼时脸上的伤疤,为凑手术费磨平伤疤,他参与抢劫——

幼时“伤痕”未治愈成年复发终入狱

专家认为,此事例引发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引起打工夫妻和社会的共同关注,打工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十分必要

本报记者阮燕实习生谢凤丽

核心提示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北京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论坛上,来自深圳计划生育科研所的马莉在会上讲解了她的论文《关注深圳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这篇论文在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论文中讲述的是刘成惠(化名)一家人的故事。来自四川的刘成惠夫妇到深圳打工,12年间,他们每年回老家一次,与儿子小龙短暂相处。小龙成年后,来深圳与他们团聚,却整日对刘成惠夫妻拳打脚踢。小龙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于脸上的一个伤疤,那是他10岁时,不小心摔伤的。这是一个淡得看不清痕迹的伤疤,但为了凑齐手续费彻底“清除”这个伤疤,小龙参与团伙抢劫,锒铛入狱。马莉认为,刘成惠家庭的悲剧是一个缩影。深圳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其中部分打工者将子女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有的得不到正常的教育与呵护,从而引发诸多心理问题。打工夫妻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里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值得他们和社会深思。

前天下午,刚从北京参加研讨会回来的马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马莉告诉记者,今年中国人口科学论坛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留守儿童”问题。

刘成惠是她在市计生中心做心理医生时接触到的一个个案,发生在他们家庭中的故事在打工家庭这个群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报根据刘成惠接受心理咨询时的倾诉记录整理成本文,希望这个家庭悲剧能够引起更多的打工夫妻和社会对打工群体的关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为儿子夫妻双双离家打工

回想起刘成惠接受咨询时泪流满面的模样,还有她身上一块又一块被儿子殴打后的伤痕,马莉的心情仍久久难以平复。

1996年,刘成惠和丈夫从四川来深圳打工。儿子小龙刚满10岁,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龙乖巧懂事,知道家中经济困难,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村里陆续有人外出打工,为了让小龙有个美好的前程,这年春节后,刘成惠将儿子托付给爷爷照顾,和丈夫来了深圳。

就在他们离家几天后,小龙玩耍时不小心摔了,左脸颊摔破了皮。爷爷用草药将伤口简单处理了一下。几天后,伤口愈合了,脸上却留下了一个疤痕。

第一年春节,刘成惠夫妻回家过年,小龙特意将左脸颊给妈妈看,问她:“妈妈,我摔跤时你在哪里啊?我的疤会不会很丑?”刘成惠并未意识到这个疤痕在儿子心里的创伤,回答说,“没有啊,以后颜色慢慢就淡了。”

刚开始在深圳打工的几年里,因老家没有电话,刘成惠只能从往返家乡的老乡那里零星听到一些关于儿子的消息,她觉得儿子很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为弥补对儿子的亏欠,每年春节,刘成惠回家都是大包小包给儿子买礼物。她还告诉小龙,她和爸爸在深圳一家大型企业工作,收入颇丰,深圳环境优美,儿子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大学毕业到深圳工作。一年春节,儿子将她买回来的新衣服和鞋子穿上,在同学面前炫耀起来,“我爸妈在深圳打工挣大钱,我以后也去深圳打工。”看着儿子幸福骄傲的样子,刘成惠觉得无论她和丈夫在深圳受多大的苦都是值得的。事实上,刘成惠来深圳后一直在一家医院做清洁工,丈夫跟随一个装修队做油漆工,两人省吃俭用才有了儿子的学费和礼物。

稍有不满儿子毒打父母

刘成惠第一次意识到儿子变了是在他15岁那年。这年春节,小龙突然变得非常沉默,每天借口到同学家玩,早出晚归,似乎很怕跟刘成惠相处。离开儿子5年,刘成惠觉得亏欠儿子太多,她发现儿子不像以前那么懂事,尊敬长辈和爱学习,但她觉得也只有短暂的春节能与儿子相处,还是不批评他为好。春节过后,小龙突然将他们夫妻的包裹藏了起来,哭喊着不让他们出门打工,刘成惠非常生气,觉得儿子越大越不懂事了,丈夫也呵斥了小龙,抢过包裹,夫妻匆忙离家。

为了更多地与小龙交流,刘成惠花了几千块钱给家里装上电话。但她发现,小龙接电话越来越不耐烦了,有时,还找各种借口不接电话。有时,儿子心情好时,在电话里说得最多的也是脸上的疤痕和要钱。小龙告诉妈妈,他想来深圳做手术,将脸上的疤痕彻底清除。小龙的要求让刘成惠觉得不可理解,小龙脸上的伤疤已变得很淡很淡了,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刘成惠拒绝了儿子做手术的要求,却满足了他另一个要求:一双耐克鞋。刘成惠每月的收入只有800元,600元的耐克鞋是她一大半的收入,但为了让小龙开心,她还是咬牙给儿子寄了一双鞋。

2005年,小龙考上了四川本地一所大专,刘成惠有些失望。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学期后,儿子与同学打架,还不服学校的处理,自动退学了。她问小龙为何打架,小龙回答:“因为同学们看不起我,我脸上有疤。”

退学后,刘成惠将小龙接到深圳打工。为省钱,刘成惠和丈夫一直租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单间,为迎接儿子的到来,她特意买了一幅窗帘,将房间一分为二,最里面的部分留给儿子住。

“你们就住这里吗?条件这么差!”刘成惠忘不了儿子跨进家门那瞬间的表情,那眼神里充满了失望和鄙视。她只好跟儿子坦白自己在深圳做的是最底层的工作,寄回老家的每分钱都是省吃俭用出来的,但小龙什么也听不进去。

没有学历,小龙找工作很不顺利,只好跟着父亲在装修队打散工。一个晚上,天气酷热,小龙变得烦躁不安,突然跳起来,抓住刘成惠的头发吼道,“你们怎么连个空调也买不起?”说完,一顿拳脚相加,将刘成惠打得遍体鳞伤。丈夫见儿子动手打人,赶紧来劝解,也被小龙打伤。这是小龙第一次动手打自己,刘成惠觉得儿子是因为太热,烦躁所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流眼泪。

从这以后,小龙动手打人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稍有不顺心,便对刘成惠发泄。最后,每当儿子发脾气时,夫妻俩都躲得远远的,“见了儿子,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

2006年底的一天,小龙告诉刘成惠,有一家美容院承诺可以为他做“磨皮”,磨上十几次,他脸上的疤痕就可以完全消除了,磨一次300块。刘成惠觉得小龙“中邪”了,他脸上的疤痕不仔细看根本看不见,儿子是被美容院的推销员给“耍”了。刘成惠对小龙的好言相劝换来的又是一顿毒打,儿子将她身上的钱搜走了,摔门离开。几天后,刘成惠获悉,当天晚上,为了凑齐美容院的费用,小龙参与了一个团伙抢劫,当场被抓住,不久被判入狱。“我和丈夫含辛茹苦,为了就是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可是,我得到了什么,他口口声声地说恨我,我不知道他的恨究竟从何而来?”

留守儿童心理易出问题

马莉告诉记者,刘成惠家庭的遭遇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其实非常普遍。

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双亲的爱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丧失双亲的爱会出现许多始料不及的后果,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对他们今后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就刘成惠家庭的个案而言,小龙脸上的伤疤只是一种“投射”,他因为脸上有一道伤疤觉得自己不完美,在身体上有缺陷,怕同学取笑,产生自卑感,而在青春期,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又得不到正确引导,生活中有了委屈却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久而久之,其人格表现或是攻击性较强,或是偏向抑郁。其次,刘成惠为小龙虚构了自己在深圳的生活,从小给了小龙一种美好的心理预期,当这种心理预期遭遇现实的不顺时就会爆发出来。

谁能解开打工夫妻的“心结”

不可否认,外出打工的夫妻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为子女谋一个美好前程,然而,当一个又一个团聚的日子到来时,很多夫妻发现,自己的设想落空了,孩子变得陌生了,甚至与他们为敌。打工夫妻应该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和平认为,与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对缓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十分关键。一方面,父母应从思想上引导教育孩子,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要盲目追求享乐,应树立劳动致富的观念。其次,与孩子坦诚交流,告诉孩子父母在外工作很辛苦,不要隐瞒自己的工作环境。父母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还要与孩子多交流,能够倾听孩子的内心。

马莉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深圳很多打工夫妻都只关注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没有意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更不会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关注孩子的成长。他们通常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埋在心里,寄希望于通过物质条件来缓解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马莉说,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打工夫妻子女教育方面的培训和关注。“几年前,深圳曾推行过‘夫妻’房制度,让夫妻能够团聚,我觉得可以借鉴这一经验,推广‘家庭团聚日’,让打工夫妻能与孩子在深圳经常相处,加强交流。”马莉认为,社会各界应该合力解决打工夫妻和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作者:本报记者阮燕实习生谢凤丽 
     
发表评论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学校品牌网|   昊翰教育网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E_mail:xinliqq@126.com    QQ:1367709509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119号   ICP备10212330号-1   技术支持:星动力数字动漫培训基地  星动力数字动漫培训基地